发布时间:2024-11-27 10:38:53
荨麻疹(Urticaria),又叫风疹块,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,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红色、突起的风团,伴随明显的瘙痒感。虽然荨麻疹在短期内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,但其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。了解荨麻疹的症状、成因、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,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这种疾病。
荨麻疹的症状表现为皮肤上出现不同大小的红色或粉红色风团,风团的形状不规则,常伴有剧烈的瘙痒感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:
风团是荨麻疹最典型的表现,通常呈现为突起的、边缘清晰的红色斑块或丘疹。它们可能是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,大小不一,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。
风团通常伴有明显的瘙痒感,搔抓可能会加剧症状,导致皮肤破损或继发感染。
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,有些人可能会在不同部位反复出现这些风团。大多数急性荨麻疹的症状在24小时内消退,但有时也可能持续几天。
在某些情况下,荨麻疹还可能引起皮肤深层的肿胀,尤其是在眼睑、嘴唇、手脚等部位。这种深层的肿胀称为“血管性水肿”,可能不伴有瘙痒,但会造成明显的不适感。
一些严重的荨麻疹病例可能伴有全身症状,如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呼吸困难等,这可能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严重并发症,称为过敏性休克(过敏性反应)或过敏性休克症。此时应立即就医。
荨麻疹的成因较为复杂,通常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的。不同类型的荨麻疹可能有不同的成因,以下是常见的几种:
过敏是荨麻疹最常见的诱因之一。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、药物、花粉、动物皮屑、昆虫叮咬等过敏,接触这些过敏源后,免疫系统释放组胺等物质,导致血管扩张和皮肤发炎,进而引发风团。
常见的过敏源包括:
病毒或细菌感染也是荨麻疹的常见诱因,尤其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。某些病毒(如流感病毒、感冒病毒)和细菌感染可能会激发免疫系统反应,导致荨麻疹。
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可能加剧荨麻疹的发生或加重病情。许多荨麻疹患者在压力较大的时候,症状可能更加严重,甚至引发慢性荨麻疹。
冷热变化、湿度变化等气候因素也可能导致荨麻疹的发作。例如,寒冷天气或高温环境可能引发荨麻疹的症状,尤其是对气候敏感的患者。
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(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甲状腺疾病等)也与荨麻疹的发生有关。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,从而引发荨麻疹。
某些药物可能会引发荨麻疹,特别是抗生素、非甾体抗炎药(如阿司匹林)、止痛药、疫苗等。这类药物在某些人群中可能诱发过敏反应,引起荨麻疹。
治疗荨麻疹的关键在于控制症状,减少过敏反应,并尽可能避免过敏源。根据病因不同,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。
抗组胺药是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物,能够有效缓解瘙痒和减少风团的出现。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非处方药的氯雷他定、非索非那定等,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或注射类固醇。
对于轻度荨麻疹,局部使用抗过敏药膏或药膏类药物也可以缓解瘙痒症状,如含有氯雷他定的外用乳膏。
对于顽固性或慢性荨麻疹,免疫抑制剂(如环孢素、孟鲁司特等)可能用于调节免疫系统,减少过度的免疫反应,缓解症状。
找出并避免可能的过敏源是治疗荨麻疹的核心。了解自己可能的过敏源,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,如避免食用某些食物,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源等。
局部冷敷或泡温水澡有助于减轻风团带来的瘙痒感。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,以免加重症状。
急性荨麻疹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愈,患者可通过口服抗组胺药来缓解症状。如果出现呼吸困难、面部肿胀等严重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
荨麻疹虽无法完全避免,但通过一些预防措施,可以减少其发作频率和减轻症状:
确定自己的过敏源,并尽量避免接触。对于食物过敏的患者,可以做过敏测试,明确哪些食物是过敏原。
学会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,进行适当的放松和休息,如瑜伽、冥想、深呼吸等。
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爽,尤其在炎热潮湿的季节,避免皮肤受潮过久,减少刺激。
穿宽松、透气的衣物,避免使用化学成分较强的洗衣液或柔顺剂,减少对皮肤的刺激。
对于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患者,建议定期就医,了解病情的变化,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。
荨麻疹虽然常见,但它的症状、成因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。通过了解荨麻疹的成因和症状,合理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,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,减轻不适,恢复正常生活。如果荨麻疹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,建议及时就医,进行专业治疗。
肤康皮肤科医院《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》:粤(A) 广 (2022)第19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