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12-15 15:25:17
冷接触性荨麻疹(Cold Urticaria)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,它是由冷空气、冷水或其他低温环境引起的过敏性皮肤反应。患者在暴露于寒冷环境后,常常会出现瘙痒、红肿等风团症状。冷接触性荨麻疹的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到半小时内出现,且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。了解其原因、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这种不适。
冷接触性荨麻疹的主要症状包括:
风团与红肿:暴露于寒冷刺激后,患者的皮肤会迅速出现风团,通常是红色或粉红色的斑块,表面光滑。这些风团多出现在裸露的皮肤部位,尤其是手、脸、脖部等部位。
剧烈瘙痒:风团通常伴随有明显的瘙痒感。冷接触性荨麻疹的症状常在接触寒冷源后几分钟内出现,剧烈瘙痒可能让患者感到十分不适。
症状延迟与加重:有时,症状可能在冷刺激消失后持续数小时,特别是在寒冷天气或接触冷水后更为明显。
局部肿胀:有些患者可能会在接触冷源后,出现局部肿胀,甚至影响到眼睛、嘴唇等敏感部位,导致临时的功能受限。
冷接触性荨麻疹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,但研究表明,它通常与免疫系统反应异常有关。具体原因包括:
免疫系统异常:冷接触性荨麻疹的本质是皮肤血管对低温刺激的过度反应。冷空气或冷水刺激皮肤后,体内免疫细胞会释放组胺等物质,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,进而形成风团。
遗传因素: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遗传倾向,家族中有类似过敏性疾病的人群,患冷接触性荨麻疹的概率较高。
寒冷环境诱发: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中,尤其是冬季或长时间接触冷水,容易导致此类荨麻疹的发生。游泳、洗冷水澡、冬季外出等,都可能诱发症状。
其他因素:过度疲劳、情绪波动、药物使用等因素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,增加冷接触性荨麻疹的发生风险。
抗组胺药物
抗组胺药物是治疗冷接触性荨麻疹的主要药物。它们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来缓解瘙痒和风团。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、塞替利嗪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部分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,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。
避免寒冷刺激
避免冷空气和冷水是治疗冷接触性荨麻疹的首要措施。外出时应穿戴适当的保暖衣物,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中,尽量避免裸露皮肤。对于喜欢游泳的人群,可以选择温暖的水域游泳,避免冷水刺激。
局部药物治疗
在局部风团或红肿较为明显的情况下,可以使用含有类固醇成分的局部药膏来减轻炎症和瘙痒。但应注意,类固醇药膏不宜长期使用,以免产生副作用。
冷敷缓解
尽管冷敷是冷接触性荨麻疹的诱因,但在病症发作时,适度的冷敷有助于缓解症状。可以用冷毛巾轻轻敷在风团区域,帮助缓解瘙痒和肿胀。
免疫抑制药物
对于一些顽固性或长期复发的患者,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免疫抑制药物(如环孢素或氯噻吨等),以控制过度的免疫反应。这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症状反复、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。
适当保暖
外出时尽量穿着温暖的衣物,尤其是寒冷天气下,避免裸露皮肤。手部、脖部和脸部是最容易受到低温刺激的部位,应特别注意保暖。
避免冷水接触
避免用冷水洗脸或洗手。特别是在冬季,最好选择温水或热水,减少皮肤的冷刺激。
逐渐适应寒冷
如果需要长期在寒冷环境中工作或生活,应逐渐让身体适应低温,避免突然接触极低温度的环境。
保持情绪稳定
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可能加剧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,导致荨麻疹的发作。学会放松,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。
冷接触性荨麻疹虽然不常见,但其症状显著且不容忽视。了解其症状、原因、治疗与预防措施,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。如果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,应及时就医,寻求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帮助。
肤康皮肤科医院《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》:粤(A) 广 (2022)第190号